成吉思汗在欧洲的余辉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赵力

里面是不可以随便进出的,但在门前拍照则没人约束。

    总统官邸的一侧是古老的布拉格维申斯克大教堂,另一侧是著名的“苏尤姆别卡斜塔”。导游给我们讲了这座斜塔的传说。她说,苏尤姆别卡是喀山汗国可怜的末代王后。公元1552年,沙皇伊凡雷帝亲率15万大军,用150门重炮向城内守军发起毁灭性轰击,炸塌了供应全城的水井,大部分清真古寺被夷为平地。伊凡雷帝以胜利者的身份,强纳苏尤姆别卡为妃,苏尤姆别卡要提出在7天内为她建造一塔。塔建成后,她请求登塔与城市告别,当她登上塔顶,奋身跳塔自尽。这一跳,成为成吉思汗家族在欧洲最后的悲壮。

    上帝之鞭,选择了如此方式的终结,让我想起金、宋、西夏灭亡的情景。西夏的绝灭,金朝亡国之惨,南宋朝廷的悲壮,都丝毫不爽地“回赠”了……。

    俄罗斯翻译“卷毛”忽然一脸怪笑:“苏尤姆别卡没有跳塔,她去和伊凡雷帝到莫斯科过幸福生活去了。”一个凄惨的故事,就这样被搞笑了,正所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我曾经去过内蒙古,到处都是成吉思汗的像,到处都能听到颂扬成吉思汗的歌声。喀山却没有,很是意外和不解。便问导游,鞑靼与成吉思汗有关系么?导游说,没有,只与他孙子有关系。然后就不说了,彼此沉寂。

    明清之际,一部分鞑靼遗民融入到我们满族之中,他们统姓“塔塔拉氏”,以志不忘自己的根。清光绪帝的妃子“瑾妃”、“珍妃”,就是这个氏族的姑娘。珍妃因支持光绪帝变法维新,被西太后幽禁。八国联军进北京,太后出逃,特令推入枯井而死,如今“珍妃井”犹在。辛亥革命后,他们冠汉字姓“唐”。

    北方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征服与融合的历史,战火过后,仇恨渐渐漫漶,沉淀下来的是共通的血脉。

    从克里姆林宫出来,我们去了喀山国立大学。这是许多中国人神往的文化圣殿。

    路上,除了公园、绿地上的人物雕塑,一些古老楼房的墙体上的人物浮雕亦比比皆是。翻译的低能,汽车的飞驶,我无法了解他们是谁,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纪念?

    俄罗斯的大学是完全开放的,没有中国大学的高耸的院墙和体面的大门。将要到达目的地时,我们下车步行,来到了一排白色柱廊的喀山国立大学主楼。主楼前街路的对面,是一个小小的街心公园,树立着少年时期的列宁雕像,挎着行囊,昂首挺胸,很潇洒的样子。

    在校方人员的引导下,我们被带到列宁上课的课堂里,听学校的女教师介绍情况。她笑容可掬地告诉我们:今年的3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鞑靼斯坦共和国总统沙米伊耶夫陪同下,来这里参观,胡锦涛就坐在了这个教室里与沙米伊耶夫交谈。

    喀山国立大学始建于1804年,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列宁、托尔斯泰等名人青年时代都曾在这里就读,先后有50多名教师被选为俄罗斯(苏联)科学院院士。十九世纪上半叶,这里是欧洲最大的东方学研究中心,并于1837年成立了俄罗斯第一个汉语教研室。

    翻译“卷毛”却说:这里是培养政府高官的地方,许多联邦官员都毕业于这所大学。

    在列宁读书的教室里,几个演员跑到讲台上摆“泡丝”照像留影。而翻译说出的一大串陌生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的名子,实在无法记录。我只知道,列宁是1887年秋天走进这座教室学习法律的,入学3个月,因反对大学里的警察制度而被开除。列夫·托尔斯泰的入学时间是1844年,就读东方语言系,因期终考试不及格,转到法律系,亦不专心学业,1847年退学。喀山大学的展览馆里,有数不清

|<< << < 1 2 3 > >> >>|

·上一篇文章:东汉一出戏演了一百年
·下一篇文章:军人徐向前为什么弃蒋介石投奔毛泽东



相关文章

·女孩子最好别随便出国 -- 欧洲出差看到的华

·女子穿有性含义英文字样T恤游欧洲遭骚扰(图

·欧洲成人女星Jamie

·《道德经》曾风靡欧洲

·拉脱维亚成欧洲新兴色情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