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女口述:我错了 不该用性交易对抗寂寞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思考二:学校应如何面对“问题少年”? 菲菲在看守所里对检察官说,她曾经也想过做个好学生,可由于一件偶然的事情和从前的不良行为被知道后,她就成了“另类”。对这样的学生,老师能够想办法教育和引导其他同学帮助、团结她,恐怕结果就不是这样了。每个人都面临着人生的选择,每个人都力图走成功之路,在培养优秀学生的同时,千万别忽视了“问题少年”改过向上的要求。 思考三:社会为未成年人提供了什么? 从菲菲一案我们看到,她离家出走后,不是居住在同学、朋友家,就是住洗浴中心、宾馆,这些地方为什么就能容留一个未成年少女居住呢?菲菲经常泡网吧、迪厅、游戏厅,可这些地方为什么就能接纳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而不过问呢?菲菲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伙同其他人甚至自己单独抢劫却能屡屡得手,她为什么这么“无所畏惧”呢?那些比她强壮的被抢学生,为什么那么懦弱呢? 专家视角: 这是一个真实而典型的失足青年形成过程的描述,从中折射出了在青少年犯罪中,社会、家庭、朋友、学校对在这个过程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这些负面影响在菲菲“白纸”一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上抹上了丑恶的一笔,并严重地扭曲和颠覆了菲菲的价值观和是非评价标准。最终,他们导致了菲菲恶劣的反社会行为。 父母是孩子的首席老师。他们对孩子的应尽义务中物质是最基本的,但更重要的是精神养育。本案中菲菲的父母过分地忽视女儿心中的需求和沟通的需要,造成了女儿对家庭的厌恶,最终是对家庭的仇恨。社会中存在的诸如夜总会、网吧的失控问题,对菲菲犯罪意识的养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她同学父亲的禽兽行为更使菲菲错误地认为,成人世界就是这样的肮脏。这进一步使菲菲的犯罪人生观在其心里固化。学校的歧视使菲菲被迫脱离正常社会,更加边缘化。这些错误的外界导向最终导致了菲菲对社会的报复。 菲菲的卖淫经历说明学校、家长在性教育方面存在错误的态度和方法。当今社会从“毛片”到“
黄色网站”,基本上使学生不断地经受着黄色文化的冲击。而
青春期的正常变化使少男少女们对性产生了求知欲。学校的老师采取了能不说就不说的态度,家长也尽量避免这一话题,或只是对孩子进行恐吓。当正常的了解途径被人为地关闭时,歪门邪道必然会乘机而入。这样的教育就使得菲菲这样的学生无法建立起最基本的廉耻观,最终使菲菲堕落在了犯罪的深渊中,以致无力自拔。 摘自读书频道《碎在卷宗里的玫瑰 》
·上一篇文章:摄影师口述:面对赤裸的她 我无法只是拍照
·下一篇文章:28岁的处男博士口述:被环境扼杀的情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