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领郊区租地当农民称比打高尔夫快乐(图)
来源:河南商报 文章作者:徐振江
商报记者 徐振江 实习生 毛秋云 “认养一分地,当回农庄主”。 “城市休闲租地”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正在郑州郊区零星兴起。 租一亩地每年1000元左右,除了体验农耕乐趣,收获的蔬菜基本能满足一家人的生活所需。 虽然这种方式目前刚刚起步,但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都市人旅游理念的转变,租地市场前景看好。 【新兴】 “认养一分地,当回农庄主” 3月23日上午,郑州惠济区岗李村的一位村民正在自家的地里忙活。 那块地有一亩多,原来种过白菜,这位村民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把它整理平整,“种点菜,让城里人来认养。” 岗李村村干部高永斌说,进入3月份,天气逐渐转暖,很多城里人选择到郊区“农家乐”游玩。“现在城里人来这里,不仅吃农家饭,还要体验劳动的乐趣,所以村里就准备了可以认养的土地。这也算是‘农家乐’的一种创新吧。” 不仅是岗李村,目前,郑州郊区很多地方都开始零星地推出这种土地租用。 惠济区古荥镇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说,目前在他们镇的黄河桥村、孙庄村等地,很多村民借“农家乐”搞产业延伸,将地划成半分、一分不等,租给城里人种花卉、蔬菜,或者粮食。 在黄河大观附近,郑州大观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也正在搞类似的开发。该公司董事长王占高说,公司租了80多亩地,准备辟出40多亩搞土地认养,“地以分(一分地约合66平方米)为单位,让都市白领们来这里认养、冠名。”王占高说,“认养一分地,当一回农庄主”。 【方式】 亲自管理 委托管理或者冠名都可 当“农庄主”,这对于忙碌的都市白领似乎是一种诱惑。 想象一下,带上草帽,挎个小篮,卷起裤脚,到属于自己的地里锄草、浇水,中午该做饭时采摘一把自己种出的新鲜蔬菜,不仅能尽享到劳动和收获的喜悦,还能感受到“采菊东篱下”的人生乐趣。 “认养方式并不复杂。”高永斌说,认养者可以先和出租的农民签订一份认养合同,认养面积从一分、二分到一亩都可以,目前的价格为一亩地1000元左右,认养时间一年,如果一年后觉得不错,双方还可以续约。 据他介绍,认养一块菜地,这块地种什么,怎么种,都由认养者说了算,农户提供农具,认养者可以在周末来这里浇水、锄草,如果平时没空,也可以出一点管理费,委托农户代为管理。到了收获的季节,地里产出的农品都归认养者。“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享受乡土情趣,还可以在农户家里吃饭、住宿。” “认养方式非常灵活,可以有多种方式。”王占高说,除了高永斌介绍的方式外,还有一种更为松散的认养,这种认养相当于冠名,平常这块地都由一家公司来管理,种什么也由公司决定,但土地上的作物收益归认养方,公司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内部分工,比如说这块地种辣椒,那块地种茄子,到了收成的时候,认养者可以拿自己的辣椒跟别人换茄子,或者直接卖给公司。 【目的】 游客获得乐趣,村民获得收益 上海郊区一家农庄在2007年就推出了这种菜地认养活动,其中露天菜地一分的价格150元/年,养护费100元/年,大棚菜地(分)出租认养单价300元/年,养护费150元/年。此外,游客还可以认养桃、梨、柑橘等水果树,总价一年600元左右,当然,认养以后,菜地和树上的收成全部归认养者。 高永斌告诉记者,他对这种形式的旅游非常有信心,经常有学校来他们村里举办活动,领着学生们到地里挖野菜,到田间地头体验种地,老师会告诉孩子们蔬菜是怎样长成的,“如果有学校认养了这样一片地,岂不是可以成为教育孩子们的一个基地吗?” 河南省一家旅游开发公司营销总监黄百盛告诉记者,认养可以实现土地价值的升值,在这个交易过程中,游客在其中享受到了休闲的乐趣,而对于农民来说,可以取得更多收益,“这是一个双赢的事情。” 岗李村的一位村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家农户一亩地为例,平均一年下来收入也就是3000元左右,但遇到年景不好,蔬菜价格大跌时,加上塑料大棚的投入,一年下来可能会赔钱。但如果是租出去,一亩地租金1000元,种植以后如果委托农户管理,管理费每个月需要500元,如果按照10个月计算,一年就要5000元,两者相加,一年的收入就达到了6000元。 【案例】 叫好的多,行动的少 尽管这种土地认养在郑州郊区遍地开花,但目前仍然是叫好的多,行动的少。 一位业内人士称,原来郑州很多郊区的农庄都搞过这种认养,但都没有坚持下来,“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城里人只有几分钟热度,可能是一时心血来潮,拿几百块钱认养了一块地,但时间长了就失去兴趣了,也就不去了。” 这位业内人士认为,城市休闲租地,听起来很美,但在具体操作上,还存在一定困难,城里人认养土地,收获一点蔬菜是次要的,主要是为了休闲和乐趣,“你让游客一年花上千块钱,仅仅是每年给他一车子白菜或者黄瓜,他会愿意吗?你得让他不断地体味到乐趣才行。但目前来说,好像没有更好的经营模式让认养者觉得物有所值。” 一位在银行工作的王先生说,他去年在黄河滩附近认养过一片菜地,“当时觉得很新鲜,也是一时激动,于是就拿了700元认了一块地。”刚开始的两个星期,他还能领着孩子去那里,撒下菜子,浇浇水,体验一下农村生活,但后来就没了热情,几个月后他甚至把这事给忘了,至于后来种的菜收成如何?到底归谁了?他就不知道了,“现在想想,觉得有点后悔,这钱花得不值。” 【剖析】 增加配套服务 搞规模化运作才有出路 如何增加配套服务,让认养者认为物有所值,这也许是“城市休闲租地”兴旺的前提条件。 王占高介绍说,目前他正在探索能够让人“心甘情愿掏钱”的方式,比如成立一家售后服务公司,专门负责后期服务,谁认养菜地后,服务人员会隔三差五地把属于你地里的收成送到你家,今天送点茄子,明天送点辣椒,或者送点黄瓜,让客户天天都有新鲜感。 同时,认养者在农家乐内其他的消费可以打折,或者送一些增值消费。“做好产销结合,相信这些方式能够激活这个市场。”王占高说。 记者了解到,合肥的一家农家乐庄园曾采取过俱乐部的形式,菜地认养的人都是会员,可以参与俱乐部的其他休闲娱乐活动。开业后,这家庄园生意一直很好。 一位分析人士认为,目前郑州郊区的这种“城市休闲租地”,看似简单,但管理起来却非常繁琐,而且前期投入需要时间较长,费用比较大,收益比较慢,必须进行规模化运作。如果说一个农民把一亩地分成十分地出租,但结果是只租出去一分,剩下的九分都在闲置,那肯定不划算。而且配套服务是一个系统配置,这些问题都是单个农户无法独立完成的。 【展望】 拿锄头 可能比拿高尔夫球杆更快乐 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龙京红认为,开发这样的旅游项目,是符合都市人旅游理念发展方向的。 在他看来,旅游在都市人心中的概念已有所改变,以前旅游,很多都是走马观花,去一个地方,赶快拍照留念,或者买点纪念品,然后慌慌张张地就去下一个景点了,旅游一圈下来,人累得几乎要大病一场。“现在大家主要是追求休闲、放松、乐趣,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农家乐火爆的原因。” 龙京红说,他有一次去黄河滩参观,发现滩里面有很多简陋的屋子,很奇怪,“谁能住到这里呢?”同行的人告诉他,这是“别墅区”,夏天时,很多有钱人带着全家都住在这里,在院子里种种菜、浇浇花,冬天一冷人就少了。 河南旅游界的另一位专家也认为,在旅游中,现代人更讲究一种参与性,认养土地,真正地参与到生产劳作中,能够收获更大的乐趣,“人们已不再满足去景区看一看,转一转,而是想参与其中,享受到付出和收获的乐趣。” “虽然这个市场存在很多瓶颈,但前景是好的,因为对于某些群体,拿锄头甚至比拿高尔夫球杆更快乐。”这位专家认为,随着都市人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以及参与其中的乐趣,这个市场的前景很好,如果方式得当的话,将会发展很快。 【互动】 如果你梦想在郊区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菜地,请致电商报(0371-65582371),我们将组织商报读者一起“团购”土地,为你圆梦。
·上一篇文章:揭密:为什么老外多娶中国丑女人
·下一篇文章:五旬公务员因吸毒聚众淫乱获刑1年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