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釉里红巨盘引人注目

来源:经济日报 文章作者:初志英

    近日,在北京中古商国际收藏俱乐部,爱国华侨徐耀先生慷慨捐赠了一只直径15米的釉里红巨盘。 

    徐耀先生在海外工作生活多年,热心从事中国文物保护工作,他曾将一批记载美国华侨奋斗历程的用品捐赠给北京筹办中的中国华侨博物馆;还把一些孙中山先生的遗物和纪念品捐赠给了广州中山纪念堂和南京中山陵纪念馆。此次,他把多件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运送回中国,与在国内发现的釉里红巨盘一并捐赠给了中古商国际收藏俱乐部。 

    今年5月,他在北京偶然发现了釉里红巨盘,他认为这是一只世上罕见的明早中期釉里红作品,具有元代遗风。如此大的盘子世上罕见,即使仿制,以现在的工艺水平也比较难。据他介绍,他在美国曾见过一只与此盘几乎一样、但尺寸略小的盘子。那只盘子是一位美国人自费在海上打捞中国明朝沉船时发现的。徐耀先生认为,目前他所捐赠的这只巨盘极有可能与菲律宾沉船中的器物出于同一时期,同一窑口,甚至是同一批制造。它应该也是当年为出口而烧制的瓷器,只是器型巨大,需要多人才能搬动。所以这只巨盘能完好地保存下来,本身也是一个奇迹。 

    在场的专家认为,当年烧制如此巨大的器物,可能用于达官贵人的室内陈设、盛水果或冰块之用,以示气派非凡;另一原因可能是为出口,以巨大示国威。明朝中后期的瓷器越做越精致,器型越来越小。如此巨型瓷器再难烧制。至于巨盘如何保留至今,不得而知,只有通过对历史、对巨盘的进一步研究才能找到答案。 

    徐耀先生过去曾经对博物馆捐赠,但是他发现,捐赠到博物馆的珍品往往被短期展示后,就库存起来,即使展出,参观者也要买票参观。这次他把一批古瓷连同巨盘捐赠给中古商俱乐部,希望更接近普通收藏者,让普通人更多地了解中国国粹。他认为只有在更大范围内展示藏品、普及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珍惜爱护我们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 

    中古商国际收藏俱乐部是一家面对各消费层次的收藏俱乐部。致力于古玩交易、鉴定、鉴赏和收藏交流,为藏品的鉴定、流通提供最大的便利。中古商俱乐部目前正在筹建宋元明古瓷博物馆,此次捐赠无疑为未来的博物馆增添一珍贵藏品。 

    
相关链接 

    釉里红:创烧于元 鼎盛于明 

    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它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白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在上面施一层釉,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发出了红色,所以名叫“釉里红”。铜离子对温度极为敏感,在窑炉中火候不到,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稍过,铜离子便挥发,从釉层中溢出,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干脆褪色,纹饰不连贯。当时烧柴窑很难控制窑温,只有凭把桩师父的经验,无法大规模生产,所以釉里红产量一直很小。 

    到了明洪武朝,釉里红瓷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实物遗存量上比较,甚至比青花瓷还多。洪武早期的制品多呈黑红,不够鲜艳,甚至有些烧成了“釉里黑”也未被打碎埋掉。即便如此,此类品种贯穿洪武朝始终,坚持不懈。中、晚期多呈较纯正红色。风格古朴、厚重,器型硕大,纹饰丰满,气势夺人。(初志英) 

·上一篇文章:奇石成大众收藏的首选
·下一篇文章:珍品实在凤毛麟角 瓷器缘何缺席民间国宝



相关文章

·明代永乐青花扁壶拍出百万英镑

·宁发现明代描金珍本《古兰经》见证回族发展

·明代青花五彩瓷器鉴识与投资

·集藏信息:明代青花瓷遭遇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