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间价格升了13倍 “剪纸”收藏春天来了吗?
来源:赢周刊 文章作者:佚名
而近两年来,中国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的高潮,作为与之有关的剪纸也迎来了有史以来的升值“春天”;业内人士甚至预测:2008年奥运会要在北京举行,这是一次展示中华民俗文化的盛会,而剪纸正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代表,也将迎来一次大的发展机遇。
在拍卖市场上,剪纸的高价值其实早已被认识过。在国外,众所周知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幅剪纸作品曾经拍到6.9万美元的高价;国内,2004年的深圳高交会展中心上也有一幅剪纸拍出16万元的高纪录;而“2007义乌文博会”上出现的那幅被台商估价为80万元的剪纸——“清明上河图”,更使人们感慨着剪纸价值的不断攀升。
民间剪纸艺术种类繁多,花色万千。从全国范围来看,民间剪纸艺术呈现出“北犷南秀”的特点——北方的剪纸比较粗犷,南方的剪纸则讲究玲珑剔透。
记者近日在北京潘家园最大的国际珍藏版中国民间老剪纸售卖店中,见到了大量的剪纸作品。店长李先生告诉记者,如今升值最快的剪纸品种几乎都来自南方。
“目前浙江乐清、广东佛山是价格涨得最快的剪纸作品来源地,只要是这三个地方出来的作品,升值速度都比一般作品来得更快。”李先生如是说。
好藏品一年升值13倍
据了解,有着“剪纸微雕”之称的浙江乐清细纹刻纸、广东佛山铜蹲铜凿等一大批细活绝活一直以来都是物以稀为贵;以前鲜为人知时价格飙升速度还不算太快,但在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对民间剪纸进行全面抢救的今天,其收藏投资价值已是无可限量,因为“它们代表了国内剪纸的最高水平。”
“判别剪纸收藏价值的高低,除了看地域因素以外,还要看工艺和收藏编号。”工艺的落脚点当然在纹路,肉眼就可以仔细辨别;而如果带有“PC(paper class)X号”的剪纸,其价值也会略高,涨幅偏快。
李先生随手拿出一本名叫“友谊之花”的小套剪纸,底页印有“PC—20”:“这套作品一年前只值50元左右,现在已经涨到660元了。”
经营地域显差异
剪纸收藏有一个怪现象:虽然价高的作品源于南方,但这些作品在北方的流行度却比南方高得多,至少在北方城市街上可以见到很多经营剪纸的小店。
李先生告诉记者,近年来在城市文化街区开设一家专业销售手工艺剪纸的门市,那些经营中高档作品的店铺,如“关公”、“清明上河图”、“红楼梦”等之类的作品,装裱起来,效果更佳,价值也会抬升。
“有的剪纸作品的零售价定在100元左右,但成本在5元左右,装裱费用也不过十多元。”可见,一天销售两三件作品即可获得较高的利润;
他们的目标顾客一般都是剪纸爱好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并且忠诚度非常高,三天两头就往这里跑。大部分源于念旧的情愫。”
而南方这类剪纸店铺的氛围就相对弱些,不管是数量还是经营效果上。记者从广州有关的剪纸市场上了解到,经营剪纸的店铺以及品种都是屈指可数。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韩艳坦言,这是南北文化差异的原因,“对于传统文化重视的程度南北存在差别,所以形成了不同的市场氛围。”
·上一篇文章:存世量稀少不可再生 中国旧银币具特殊价值
·下一篇文章:收藏热推动传统艺术发展 唐卡收藏喜与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