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价格飞涨 海外收藏的中国古典家具知多少?(图)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明式家具研究》内图片资料图片
《明式家具珍赏》内图片资料图片
中国古典家具收藏热的两次高潮第一次,上世纪30年代。一位叫艾克的德国人编了一部书:《中国花梨家具图考》。此书问世后,西方人第一次从中国家具中看出好来,也出现了抢购风,明式家具大量出口,价格非常昂贵。这第一次的兴盛,没有持续多久。
第二次,上世纪80年代。王世襄出版了两本书,一本叫《明式家具研究》,一本叫《明式家具珍赏》。这两本书出版以后,中国出现了上万家作坊模仿这两本书的东西来仿制明代家具,也使中国的古典家具走向了世界。
1985年,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珍赏》一书在香港出版,港台收藏家开始涌入内地,带动了全国收藏,凡国人收藏者,差不多都是“暴富”。时至今日,古典家具收藏令人热血沸腾,用“疯狂”两字来形容古典家具收藏一点也不过分。据业内人士称,从海南岛开始,收藏者像梳头发一样,从南到北梳了一遍,地上文物极为丰富的山西省,除了乔家大院等几处列为国家保护的地方,整个省的明清家具精品几乎被抢淘一空。
1985年正值国门开放之时,古旧家具轰轰烈烈地抢先外流,南方的家具商纷纷涌入北京及北方城镇,大量收购黄花梨、紫檀木器,偏远地区的山东、山西等地的木器商们也加入贩运,形成了一个网络,汇集后再运往广东,然后再流向海外。据业内专家称,中国70%的黄花梨家具已流失到海外。
西方收藏和研究中国古典家具已有数百年几乎全世界的历史博物馆,都收藏中国古代家具。美国和英国的博物馆收藏中国的紫檀家具最多,存有大量精美的中国明代和清代早期的硬木家具。其储存量超过中国的故宫(故宫的古典家具约1万件)。据原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会会长舒乙介绍,美国西部在100年前利用华工挖了很多山洞储存中国古典家具,他们把近上万件的中国古典家具,储存在这些山洞里,因为这里面恒温。
美国还堂而皇之地成立了中国古典家具研究所,出版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专业杂志,其精彩的程度甚至使得我们中国人汗颜。
这个研究所还涌现了很多专业研究中国古典家具的博士。
丹麦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中国明万历年间黄花梨宝座,造型简洁大方,品质上乘,其靠背的中央镶嵌着一个雕刻的五爪龙。该馆东方部主任洪琼安女士告诉笔者,这是万历皇帝的宝座,是从丹麦一个收藏家手里买到的。据收藏家保存的资料显示,这个宝座是他于1930年前后在欧洲的一个拍卖会上得到的。
中国古典家具收藏永远不会停,如今,古典红木家具越来越少,开始有很多外国人收藏中国的非红木旧家具、老家具。
几年前,外国人把收藏眼光转向中国古代白木家具。明清期间,江南、山西、广东产的民间家具大都是榆木、胡桃木、楸木等。据一位专营山西古家具的商人介绍,过去山西的民间白木家具价格非常低廉,国内的收藏家都不屑一顾,他们只要红木家具,买家绝大多数是外国人。如今,晋作(山西)古家具的精品大多被海外人士买去,市场价格飞涨不知多少倍。
美国人柯惕思对中国古典家具有着前瞻眼光,他在美国长期研究中国古典家具,并曾任加州中国家具博物馆馆长。多年来,他多次到山西考察并收购当地的古家具,并编撰了专题画册出版。他的研究和推介,使得这些被疏忽的民间家具的价值被重新认识。如今他在上海开了家中国古典家具店。店中有25把椅子,包括辽代蒙古的柏木灯挂椅、清中期的榉木圈椅及儿童坐的六角形小椅子。
2007年6月,上海第六届出口古典家具展期间,柯惕思先生将其精心收集的40多件明式古董凳子展出,这些古凳产自山西、四川、浙江、江苏、河南等地。他还作了“传统凳子造集”的演讲。
·上一篇文章:国庆将临 三股收藏热潮欢度国庆
·下一篇文章:拍下泰坦尼克夺命钥匙 中国富豪伦敦夺宝记(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