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向中国瓷说“不”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常餐具的。中国人却很热衷康宁瓷或密胺瓷或搪瓷,认为耐用、禁摔。而在美国如用康宁瓷、密胺瓷、搪瓷餐具来招待客人,是会被人耻笑的。中国瓷差距在哪里

  现在国内上档次的百货商店都能见到来自英国、意大利、日本的瓷器,外国日用瓷跑到我们家门口来争夺中国消费者了。与国外瓷器相比,我们的日用瓷差距在哪里?

  差距一:“精美上不去、拙朴不到家”。国际上流行的日用瓷器要么走精美之路——美轮美奂,找不到一丝缺憾(如英国瓷)。要么走古朴、天然之路,设计讲究天人合一的效果,如一些日本瓷。与他们的产品相比,我们市场上出售的国产瓷往往是件“半吊子”。“半吊子”从根本上说是对于中西文化的精髓以及传统和现代化的涵义没有吃透。

  差距二:“工艺不够美,质量不够精”。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在市场上买一个日本生产的碗,摸一摸它的底部是光滑如丝的。而你买一个中国碗,它的底部十有八九是粗糙的。就是这么一点小小的差别,使中国瓷失去了国际市场,也正在失去国内市场。当然,还有一个更深刻的文化原因。中国从古时候开始就分官窑、民窑。给皇上烧的瓷若不好是杀头之罪,老百姓的饭碗就顾不得那么多了。而日本陶瓷文化就不太一样,它一开始就具有朴实无华的平民意识,普通民众生活中的朴素、亲和、淡泊和闲适都在造型、装饰上表现出来。且日本国民对于陶瓷的喜爱和高超的审美意识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阶层,每个窑烧制的产品都不可掉以轻心。

  差距三:“锅碗瓢勺”概念未突破。国外日用陶瓷已完全脱离了“锅碗瓢勺”的概念,而是被当作一种附加值很高的艺术品来经营。在国外的商店里,日用瓷不是单独陈列,而是与家具饰品一起出售的。日用瓷的范围从厨房延伸到了卧室、厕所。纽约有一家居专卖店叫做“陶瓷大库房”(Pottery Barn),聘请专门的“住店设计师”(In-House Designer)负责从厨房到卧室的床单、桌布,以及厕所的漱口杯、肥皂碟的设计。每一季推出一个系列,如1998年的春季系列是以泥土色和青草色组成的。这样所有商品都用这两种颜色,餐具也如此。这里出售的日用瓷很少有10美元以下的,虽说是瓷,却像艺术品一样值得保留。

  另外,一些名牌时装设计师也已经从专营服装,转向经营家具系列产品。如美国的大牌设计师拉尔夫·劳伦,他的产品已经从服装转向香水、床上用品和日用瓷上了。而中国好像还没有一家企业是做这样一条龙服务的。

  差距四:消费群培养不够。现在国内家庭的经济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买了房子后都大张旗鼓地装修一番。可是你到许多“金碧辉煌”的家中做客,主人招待你的茶具、餐具往往让你大跌眼镜:要不是拿出不成套的茶具招待你,要么索性让你用一次性口杯。这说明,在中国真正懂得日用瓷消费的群体还没有形成。在普通人的家庭中,餐具更是五花八门,有搪瓷制品,有密胺塑料制品,真怀疑不是生活在一个曾经辉煌的瓷器大国。在国外我曾经多次出席私人茶会,稍有条件的家庭都有好几套精美的茶具、咖啡具。喝红茶用英国瓷,喝绿茶用日本瓷,喝Expreso用小小的意大利咖啡杯,喝美式咖啡用“驴饮”大杯子mug,喝果汁才用玻璃杯。这一切都是不能出错的。当然更不能用一次性杯子招待客人,若这样便显得主人很没环保理念。总之,从一家人招待客人用的茶具、咖啡具就能看出这家人的教养、审美情趣、家庭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地位。这正像一位艺术家说的那样:培养一个真正的艺术品受众要比培养一个设计师难得多。在中国形成一个日用瓷的消费群何不也是如此?!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法国无证者的婚姻镜像(图)
·下一篇文章:“日照香炉生紫烟”——中国古瓷香炉文化漫笔



相关文章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