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流行:沉渣泛起 民间文化回归

来源:河南日报 文章作者:佚名

    以《鬼吹灯》为代表的“盗墓小说”近来在书市流行。

    这些小说中,一方面妖魔鬼怪、盗墓摸金之流横行,有封建迷信泛起之嫌;另一方面阴阳八卦、五行术数娓娓道来,给人一种民间文化普及幻象。

    “盗墓小说”流行

    从2006年一开始的网络流行,到后来出版上市,小说《鬼吹灯》的“阅读热”出人意料。小说中几名“摸金校尉”(盗墓贼的别称),利用祖传的风水学知识,游走天南海北,到处探宝历险……书中情节既惊悚又充满悬念,还夹杂着阴阳术数和考古知识。

    该书从2006年3月开始在起点中文网上发布后,很快便有出版社将其印刷成册。

    随着《鬼吹灯》的流行,书市出现了《盗墓笔记》《传古奇术》《墓诀》《西双版纳铜甲尸》《茅山后裔》等一批作品。有人将这些书归宗为“盗墓小说”。

    据了解,《鬼吹灯》出版后,很短时间内销量就突破了50万册。

    互联网上,“盗墓小说”的拥护者自称“灯丝”,互相交流古代墓葬和风水学的知识,一些精明的人趁机写起了相关博客,并赢得了高人气和点击率。

    随着“盗墓小说”流行,一些媒体曝出,有不法之徒照葫芦画瓢,依据小说提供的“知识”盗起墓来。

    有人欢喜有人愁

    年轻白领徐少辉这样概括盗墓小说:“比武侠多几分想像力,比纯文学多几分故事情节,比言情多几分惊悚和悬念,比一般网络小说多几分知识含量。”

    不过,盗墓小说最大的读者群似乎来自学校。周末的新华书店里,不少中学生模样的人或蹲或站,捧着《鬼吹灯》《盗墓笔记》等阅读。

    不过,和武侠、言情等小说流行时的遭遇一样,“盗墓小说”受人追捧的同时引起了一些人的担忧,尤其是一些中小学生成为“灯丝”后,有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表现出了忧虑。
    在不久前举办的一期浙江人文大讲堂上,一位家长因为孩子喜欢“盗墓小说”,而当面向先锋作家叶兆言讨教:孩子是否心理有问题?怎么办?

    叶兆言表示,喜欢读“盗墓小说”和心理有没有问题无关。阅读应当是一件自由的事,没必要强求应该看什么,不应该看什么……将阅读“功利化”是不对的,对于阅读的选择,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很难说清楚,所以,他的态度是无所谓。

    沉渣泛起?民间文化回归?

    除了对阅读风气的担忧,“盗墓小说”让一些人士对当前的文化风气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反思。

    部分人士指出,“盗墓小说”的流行,让书市显得“墓气重”。这些书中反复渲染僵尸鬼怪和风水学,有宣扬封建迷信之嫌。而且,出于对死者的尊重,“盗墓”在中国民间是遭唾弃的。

    虽然《鬼吹灯》的作者“天下霸唱”和《盗墓笔记》的作者“南派三叔”对外宣称,所写小说中的盗墓手法和故事情节完全是虚构的,还是有人信以为真。

    据了解,有盗墓贼妄图从小说中“取经”。目前,就已经有六七个盗墓贼给身在杭州的“南派三叔”发去电子邮件问询,是否真有书中所描写的古墓?是否可以按照书中描述的手法“寻宝”?

    有人士认为,这些“盗墓小说”,有纵容、教唆他人非法盗墓的嫌疑。

    浙江大学出版社编辑宋旭华认为,“盗墓小说”这么“热”,值得反思。至于这些小说是否在宣扬封建迷信,有待商榷,因为读书的吸收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也可以将它理解为是民间文化的再发现,通过“盗墓小说”的流行,使世俗民间最底层的一些文化得以展现和流传。

    民俗专家吴露生认为,“盗墓小说”流行前,“盗墓电影”红火过。对这些东西,我们应当从两方面加以分析:一方面,底层的民间文化不等同于迷信,实际上是经过前人积累,慢慢发展成为一种“神秘文化”,因而具有一定价值。另一方面,眼下有不少传统文化在传播中出现了“异化”,由于写作者对这些东西不够精通,不能很好驾驭,容易误入迷信之道,如此一来,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反而起了有害的作用。

·上一篇文章:卢浮宫馆藏铜版画展亮相澳门 多来自王室收藏
·下一篇文章:乳房是艺术,乳头是色情?



相关文章

·急色OUT 全球流行的“慢性爱”技巧(组图)

·韩演艺圈流行性感营销 女明星宽衣解带做宣传

·组图:07秋冬 红唇卷发美女回归T台

·日本流行裸体婚礼 新人宾客全身赤裸(组图)

·日本学者无偿捐赠 明本《三国志传》回归国图

·中华瑰宝流失之痛 海外艺术品能否回归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