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历:美国往事 我陪朋友的女儿去堕胎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不到工作那么难受。因为我爸爸前年曾失业半年,我看出那是他最痛苦的日子。”
她这个比喻,倒让我想起新近有专家提出对未成年人的“性待业教育”问题。这些少男少女真把自己看成是“性待业一族”了。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愿不愿意接受,它已经是社会的存在,是摆在父母面前的现实。今天已经摆在许多西方父母的面前,明天就可能摆在中国家长的面前。
父亲的思考:“性待业期”疏导有方
上文是我女儿讲的故事。
这件事不禁使我想起了国内媒体报道得众多的少女堕胎事件。究竟是什么问题?是性无知、性愚昧或性迷茫吗?不是。当然更不是性抑郁、性焦虑或性变态。恰当地说这是一种“早熟性性急躁”或“性待业期性饥渴”的显露。有人把从性成熟开始到结婚前的这段时间称为“性待业期”。
我们不能不承认,今天的孩子就是比30年前的父母早熟了1-2年,甚至2-3年。专家指出,上个世纪初性成熟是16-17岁,新世纪到来时已经提前到十二三岁。性成熟提前,就意味着“性待业期”拖长,这便是青少年性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我国某些城市的调查得知,处于这个时期的中学生性行为的发生率为1%-3%。可想而知,美国中学生的性问题更是危机四伏。
这种“性急躁”“性饥渴”不是病理,而是生理现象,但是处理不好,它有发展成“性焦虑”“性抑郁”“性变态”等病理状态的趋势;“性急躁”“性饥渴”本身不触犯法律,但处理不当,它潜藏着“性罪错”“性暴力”“性伤害”等违法犯罪的隐患。它不仅影响个人和家庭,还会给社会制造麻烦。
应采取怎样的对策?
恰当转移性饥渴 这恐怕是所有父母面对的最大难题。西方人把孩子从小带进教会,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想借助保守的教义节制青少年的性活动、性行为。没成想这些小信徒却从经典中找寻性不规的依据。既然耶稣都是神的私生子,那为何还限制我们?
今天美国中学生性越轨的现状,与他们过于松闲的课业不无关联。我们都有切身体会,当你拼命争取考重点高中和大学时,便减轻了对两性关系的过多关注。看来适当的课业压力是转移性饥渴的有效措施,当然也不可负担过重。另外,更需要进行一些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如体育、文娱、夏令营、野游、义工等活动,让他们在集体交流中抒卸情感积累,使性心理逐渐成熟起来。
深化性教育 对中国目前的中学生来说,不少还是性无知、性迷茫,和由此而产生的性神秘、性好奇。越神秘,他们越想去探索,结果性怪象百出,性罪错发生。窗户纸一旦捅破,性神秘感也就淡化,越轨探索和误入歧途的自然会减少。当然,青少年性教育不应只是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单向教育,而应该是以青少年为主体的自我教育,成人只是一个普通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共同学习者。尤其应提倡青少年之间的同伴教育,通过他们自身的体验和积极参与,去收集有用的信息,以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总之,青少年时期的性教育,是一个新课题,没有现成的课本,美国即使有,也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国情,弄不好还可能弄巧成拙,成了误导。但只要广大父母有了心理准备,并在实践中认真探索,一定会摸索出有效方法,让他们健康地走向成熟,走向精彩的成人世界。
·上一篇文章:办公室出轨:我和女下属没抗拒本能的诱惑
·下一篇文章:娶妻娶德 纳妾纳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