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越南,海湾:美国人眼中的三场战争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比侵朝美军总司令李奇微更加麻烦的是侵越美军总司令威斯特摩兰。越南不象朝鲜那样多山多树,而且茂密的热带丛林和多发的热带疾病更成为美国军人的梦魇。越南北部是由深谷切割而成的平行山系,海拔1500-300米。南部是高原和台地,海拔500-1500米。山间溪流很多,河床落差较大,水流湍急,雨季江河泛滥,许多地方变成一片汪洋。热带丛林覆盖了全部领土面积的40%。年平均降水量南部地区为别1600毫米,北部地区达2830毫米。阴雨多,云层厚,空中力量的使用受到不小的限制:道路网小,到处都是难以通行的热带密林和沼泽地,给地面部队的重型装被输送带来了很大困难。炎热潮湿的气候使武器装备容易锈蚀,在欧洲可用十年的装备,在越南用不了一年。蚊虫肆虐使人员昼夜难安,多发的热带疾病又很容易瓦解部队的战斗力。几乎所有回忆越南战争的美国军人,都忘不了描绘一番越南的地形,也忘不了诉说一番这种地形对他们的作战行动形成了如何大的限制。战争本身就是在不同的地形上的运用。地形既会成为兵器的倍增器,也会成为兵器的衰减器,但地形并不能绝定胜负本身,它容易成为战争行动中胜不沾光,败必委过的因素。胜者不愿多谈它所带来的便利,败者却津津乐道它所产生的灾难。它在胜败中的地位可能被抬的很高,也可能被贬的很低。对它的争论不休的时候,我们却不能忘掉另一个远远超过地形的战争兵器倍增器或衰减器--国际政治。
朝鲜战争同样如此。当我们希望越南人民记住中国人民提供的巨大支援和付出的巨大牺牲的时候,我们也不应忘记朝鲜战争期间,苏联对中国的巨大的支援。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苏联政府向中国提供了64个陆军师,22个空军师的装备,并提供了使用这些武器的必要训练。入朝之初,我志愿军4个军,三个炮兵师不过600 辆汽车,加上新编的两个汽车团共计1300台。关键时刻斯大林决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提供汽车3000辆。没有这样的支援很难想像中国人民志愿军能够长驱直入推进到 38线,占领汉城。空军的装备和训练更是如此。朝鲜战争爆发前,我空军只有一个配备老式飞机的混成旅。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时,空军发展到3个旅。至1950年底,已形成八个航空师的规模。苏联不仅提供了这八个航空师的全部装备,而且斯大林还拿出了刚刚装备苏联空军的米格--15战斗机装备志愿军空军。1950年11月15 日毛泽东曾致电斯大林,对苏联给中国补充两批共120架米格飞机表示感谢。1950 年底至1951年4月,空军又组建了9个航空师。美国报纸评论说,中国“几乎一夜间成为世界空军强国”;没有苏联在装备和训练上的强有力的支援,不会有这种可能。除了军事支援外,苏联的政治支援也提供了更加重要和坚强的后盾。朝鲜战争期间,远东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强烈主张以海军封锁中国沿海,袭击中国东北的重工业基地,甚至不惜动用核武器。他的观点在军界十分普遍。一时间,扩大朝鲜战争的舆论在美国甚嚣尘上。杜鲁门总统怒气冲冲地否定了麦克阿瑟的意见:“他炸了中国的城市以后,苏联的物资仍然将源源而来,如果要贯彻到底的话,他第二着就得轰炸海参崴和横贯西伯利亚的铁道!”。美国的决策层的考虑是:如果轰炸中国东北的工业和军事基地,需要美国空军付出极大的投入和代价,由此不但无法应付苏联在其他的地方的挑战,而且还会给苏联报复性袭击美国在南朝鲜和日本的基地提供借口。即使东北的基地受损,中国仍可通过西伯利亚铁路接受苏联的军事补给和援助;要炸毁西伯利亚铁路以消除中国在朝鲜战场上的战争能力。无疑就是直接与苏联对抗,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如果全球战争爆发,我们有输的危险”。如果美国在朝鲜战场使用原子弹,同样会引发一场双方掷核物器的竞赛,在朝鲜的美军有遭苏联核武器袭击的危险。美国决策层的这些观点综合在一起,就是1951年5月14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对国会说出的那段名言: “如果把战争扩大到共产党中国,就会把我们卷入一个在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中”。朝鲜战争使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接受了有限的战争的概念。所谓“有限”,并不是指单方面的有限,而是在综合因素制约下,各方所能采取措施和使用手段受到的限制。当志愿军空军以中国东北的机场为基地出动到朝鲜作战,美国空军也无可奈何,不敢像麦克阿瑟鼓吹的那样“穷追”进入中国领空做战。美国人从空中信号截听到有苏联飞行员参战,仍然无可奈何,也只有保守秘密,不敢对国内舆论公布。这是美国人不得不吞下的苦果。在世界战争史上与一个强国对抗,不获得大国的支持是不可能的。一个拥有巨大军事潜力的中国站在朝鲜的背后。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和所有现代战争手段的苏联又站在中国背后,成为朝鲜战争最后结局的关键。越南战争也是同样。朝鲜战争和越南让美国人感受到了“带着镣铐跳舞”的滋味。两次世界大战中用尽一切手段争取完全胜利的思维方式和战争方式雪崩一样坍塌,不得不让位与地缘政治中一种全新的战略平衡概念。
海湾战争中的伊拉克又是怎样营造自己的战略地理环境的呢?萨达姆第一个就抛开了原来的住要的支持者和武器提供者苏联。他的行为使达成反对他的国际共识变得轻而易举。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评价说:“如果莫斯科支持伊拉克,美国的选择自由将受到严重制约”;“苏联和阿拉伯国家的合作,其重要意义怎么估计都不过份”。国防部长切尼说:“伊拉克在政治上十分孤立,联军的空袭作战不会引起邻近大国的干预,而美国在其它地区作战往往要考虑着一问题”。伊拉克与大国关系如此,与邻国的关系更糟。北面的土耳其切断了伊拉克的输油管,允许联军利用土耳其的的机场和基地攻击伊拉克。东面的伊郎和伊拉克打了八年战争,交恶更深。战争期间所有伊拉克飞往伊郎避难的飞机和飞行员都被悉数扣留。战后也不归还。而西面的叙利亚长期以来也是对手,它派出一个装甲师参加以美国为首的联军进攻伊拉克。南面的两个邻国,伊拉克侵略了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则邀请美军大规模进驻,成为联军攻打伊拉克最大的前进基地。这就是伊拉克的地缘政治环境。即无大国支持,又与邻国为壑,只剩下“四面楚歌”四个字。如此环境中奢谈把海湾变成第二个越南,无异于天方夜谭。而在海湾战场大打出手的美国,则再也不存在朝鲜战场上的38度线和越南战场上的17度线了。与当年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用了4个“错误”描绘朝鲜战场不同的是,海湾战争期间的参联会主席鲍威尔用了5 个“理想”。他说:“沙漠风暴行动是与理想的敌人进行的一场理想的战争...... 我们获的了理想的联盟,理想的的设施和理想的战场。”
·上一篇文章:毛泽东最心痛的红军师:血战到最后一人
·下一篇文章:长孙皇后:唐太宗的亲密战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