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唐太宗的亲密战友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孟宪实

满足了她们的这个需要。

    唐高祖最后对李世民集团的政策是逐渐消弱。按照现在一般的说法,这是听从了李建成的建议。没有采取更坚决迅速的办法消除李世民阵营的力量,而是采取这样釜底抽薪的办法,是担心李世民受不了。可能也是担心长孙王妃。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和风细雨方式,正是长孙氏的方式。是不是高祖无形中接受了长孙氏的影响呢?这是很内心的东西,我们不敢断言。但是,这个方式却给了李世民阵营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他们有时间反应,包括最后做出鱼死网破的决定。

    李世民终于决定发动玄武门军事政变,用军事手段解决长期的政治斗争。这个时候,长孙氏应该怎么办呢?依照一般的想法,长孙氏一定不能适应这种战争场面。虽然早年生活并不幸福,但是毕竟生长在都市中的官宦人家,如何能适应这种刀光剑影呢?但是,这个一般的推断是错误的,对于长孙氏尤其是错误的。要知道,长孙氏的生活理念,不仅来自现实生活,也来自的她的阅读。阅读历史获得间接经验,但是对于政治斗争而言,这种经验的获得方式几乎是唯一的,阅读是唯一的相关知识的获得渠道。所以,长孙氏的生活理念是十分理性的,即使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是感性地行事。现在,长孙氏和她的哥哥一样,都是李世民坚决决战的有力支持者。长孙氏的政治敏感,如同她的婆婆窦氏一样,而政治斗争的果敢,则胜过婆婆。她知道,如果不决战,等待他们的是无尽的黑暗,而到李建成当了皇帝,她和孩子们的日子一定是重回寄人篱下的状态。她早年的经历,一定在这个时候再次发酵。不,她太懂得那是怎样的一种生活了,所以宁愿一拚。

    很多大片,为了突出男主人公,往往把女主人公写成负担和包袱。在男主人公需要全力投入战斗的时候,女主人公那里一定出现问题,于是男主人公不得不分精力照顾,因此增加了胜利的难度。这是一种男性主义的写法,但有现实生活依据。如果李世民是男主人公的话,那么长孙氏这位女主人公则完全不同。她的态度让李世民变得更坚决,让李世民变得更勇敢。不仅如此,在玄武门政变的当天,长孙氏没有躲起来,她还间接地参加了战斗。“及帝授甲宫中,后亲慰勉,士皆感奋”。王妃,即使是秦王府的卫士,也不是经常可以见到的。她是秦王府的女主人,出身高贵,举止典雅。她是很多勇士内心的偶像。当长孙妃出人意料地出现在全副武装的战士面前的时候,这些战士终于可以近距离地看到高贵的王妃了。当王妃手捧酒碗,用坚毅和平静的声音慰劳他们,并祝愿胜利的时候,这些战士会如何激动!他们一饮而尽,根本不知道酒是什么滋味,只是愣愣地看着王妃,只有热血佛腾。当战斗打响以后,王妃奉酒的形象也回历历在目,不打胜,哪有颜面再见王妃?战斗力就这样被激发出来。长孙王妃在玄武门政变中的功劳是独特的,是不可替代的。

 

    贞观时期,唐太宗治理天下,长孙皇后掌管内廷,那也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长孙皇后依然是唐太宗的一个重要方面军。

    高高的宫墙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在深宫之内,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平常,人们会把深宫看作是危险的场所,只有武则天这样的人才会把深宫看作是人生转折点。其实,那个不缺吃不少穿的领域,从来都是万分险恶的。看上去风平浪静,其实内部波涛汹涌、阴晴不定、瞬息万变。凡是资源集中的地方,永远是争斗激烈的场所,这是历史给出的铁律。

    但是,在贞观时期的后宫,特别是在长孙皇后掌控的后宫,一直是风和日丽。不是这里改变的性质,不是这里缺少了资源,只是因为长孙皇后掌控有力。那是一种柔性的力量,看不见摸不着,但无处不在。这是长孙氏的力量,也是长孙氏的风格。

 &n

|<< << < 1 2 3 > >> >>|

·上一篇文章:朝鲜,越南,海湾:美国人眼中的三场战争
·下一篇文章:金陵女子学院 成为鬼子发泄兽欲之地



相关文章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