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七损八益 古代两性身心健康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张天师是谁?就是东汉的张道陵了,传说是他创立了道教。而房中术呢,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性学理论。在男女问题上,古人一直把男子称为阳,女子称为阴。比如说“阴阳相济”、“阴阳合一”,其实这些就像天地,寒暑,昼夜一样,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正如男人和女人,不同的性别但是需要共同地生活。中国古代对性问题的探讨与实践总结被称为“房中术”,相当于现在的“性学”。 至于为什么把张天师和房中术扯在一起,那是因为张天师用房中术给人治病,使得大家认为房中术能够延年益寿,于是房中术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古代最主要的性学文化。他的孙子张鲁,还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虽然后来被曹操给灭了,但是道教和房中术的影响却越来越大。曹操就对房中术特别起劲,招募了不少方士,希望利用房中术使自己长寿。不过他死的时候好像只有60多岁,根本算不上长寿,看来房中术跟长寿好像不相干。 虽然曹操修炼房中术没修炼出什么结果,但是古人们对房中术的兴趣却不减,以至房中术成为中国最早的
性文化,甚至还影响了欧洲的性学。 这些早期文献多称之为“阴道”、“房中”、“房内”,到了唐代,就开始把这些文献统称为“房中之术”,后世的人就更干脆了,直接叫“房中术”得了,反正研究的都是性行为和性乐趣。 追溯房中术的历史,可能形成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和秦汉之交这段时期,距今大概有2000多年了吧,算的上是世界最早的性学理论,而且还比较完整。在战国时期的房中术专著《素女经》里,就曾记载着现在看来仍然很有研究价值的理论观点,首先它强调性交和人的身体强弱是相互影响的,强调两性交合的目的,是为了要生育“贤良而长寿”的子女。既然把性爱和后代联系上了,自然还少不了如何提高受孕几率的问题,还有后世道家大力倡导的所谓“延年益寿”之法,即“巩固精关”,“莫数泻精”等。 不过那本书最有价值的还是在于强调男人在性交时应有自信心,这种观点在现在看来,还是很有道理的,你看现在那些性心理学方面的书,都在强调男人需要自信。《素女经》里还提到,性交应使男女双方同享快感,共同受益,这不就是现代人所希望的“同时达到性高潮”吗。“男欲求女,女欲求男,情投意合,俱有悦心”。 两汉隋唐时期是房中术最为活跃与发展时期,出现了一批新的房中术著作,内容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与丰富。这一方面与当时开放的性习俗有关,你看唐代的仕女图就知道了,比如说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那时候的女人可以骑着马和男人一样玩户外。另一方面就是当时道家方士的盛行,唐高祖李渊为了表示自己的家族本来就很显赫,说自己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也就是李耳先生的后人。道教是以老子的道家学说为理论基础的,道士当然受抬举了。而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先生,又是以用房中术给人家治病出名
·上一篇文章:网络调查结果显示19%的大学生发生过3P
·下一篇文章:技巧:挑战“野战风雨”的更高境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