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七损八益 古代两性身心健康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的,他的徒子徒孙更要把祖师爷的手段继承发扬了。
张道陵给人治病可能有点瞎掰,但是教人家学习长寿的方法估计是有可能的,按照现代的观点,性生活如果很美满的话,人的心情也会跟着舒畅起来,自然要长寿了。不过他的徒孙们到有不少是一代名医。没办法,为了祖师爷的面子,好歹得在医学上有点建树。许多道家著名的房中术专家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家。只可惜后来这些道家方士为了满足封建统治者既要纵欲,又想长生的需要,开始以房中术为手段,追求得道成仙了,于是搞得房中术变得不伦不类起来。
宋代以后,理学兴起,儒家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封建礼教使房中术受到扼制,旧的房中术著作被当成淫秽的东西而被禁锢,新的房中术理论又无法取得突破,于是那些方士们只得从养生、生育的角度探讨性这个问题,耻于从正面谈论性行为,可能是怕“辞太近亵”而遭到诋毁吧。所以房中术逐渐衰败了,甚至在清代最严厉的性禁锢时代,房中术差不多要绝迹了。
说了这么多,那么古代房中术到底是些什么内容呢?只怕读者现在心里想的就是这个问题吧。
简单点说吧,古人性生活讲究十修、十热、八观、五欲、五音。这些都属于夫妇性交时的性技巧动作。这些技巧一定要符合性养生和性保健的要求。在中国长沙出土的汉墓医简《养生方》中就总结了一些夫妇性交时的各种守则、动作和姿态。认为,在性交时应注意到10种“守则”(十修),10种姿态体位(十热)的采用,并杂合八动的选择,五欲、五音、八观的观察和采取等。
而中国古代房中术里的七损八益又是指什么呢?所谓“七损八益”,是指性生活中有损健康的7种表现和8种有益保持精气的做法。“八益”是有利性生活的导引动作,如果能很好运用,可以避免7种损害的现象,达到性生活的和谐。
《黄帝内经》里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这说明掌握和理解“七损八益”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医书《养生方》和《天下至道谈》也谈到了人的性和性功能保养的问题。其中《天下至道谈》谈的较为具体,认为人的精气之能否调治,与七损八益有关。
那么“七损”具体是那七种状态呢?《天下至道谈》说得很清楚:“一曰闭,二曰泄,
·上一篇文章:网络调查结果显示19%的大学生发生过3P
·下一篇文章:技巧:挑战“野战风雨”的更高境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