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铃:POP大市场的独行侠

来源:成都日报 文章作者:张惠等

  每次去川大外的一家西餐厅,总是会被墙上贴着的广告招贴画“勾引”得口水直流——那幅漂亮的手绘广告实在太让人嘴馋心动了:手绘的夸张食物图案,配上卡通字样的名称,还有超级卡哇伊的数字——价钱,不仅让人一目了然,更能让你在几秒钟之内给自己的晚餐一锤定音。这种手绘的广告招贴画也有个名字,叫做“POP”(point of purchase),意为购买点的广告。

  赵海铃骑着他的电瓶车穿梭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时不时地会在百货商店、餐馆的橱窗里看到自己创作的POP海报。“一眼就知道那是我的作品,有独特的风格。”赵海铃是成都众多自由职业者中的一位,他的职业就是手绘POP。

  初次见到赵海铃有些惊叹,一套皱皱的工作服,一个破旧的铁皮箱,一双沾满各色墨水的双手,外加一小戳胡须,感觉有些不注重仪态。赵海铃也曾经因为着装被写字楼保安当成了空调修理工挡在了门外。“我们这行原本就不是什么白领活儿,常常到了客户单位就趴在地上开始工作。”赵海铃从来不会为别人的误解改变对工作的认识。他举起满手墨水的双手,还满不在乎地说:“这种墨水只有酒精能洗掉。”

  就这样,赵海铃涂涂画画赚取着自己的财富,一笔一画谱写出自己的人生。

  【素描】

  从来不记录客户联系方式

  那是9月24日的中午,赵海铃利用午休去见了刚从外地回来的徒弟,又匆忙地折回川大华西校区内的成都科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继续完成他今天的工作。科奥生物是赵海铃的老顾客,他总是不计量的接手并按时完成他们的任务。当然,科奥只是赵海铃的老顾主之一,“我现在就是每天靠电话接业务,被介绍来的客户,一般情况不会接手都是转而介绍给别人。”他从来不会保留客户的联系方式,客户都是主动上门,“十多年来,积累下的老客户都已经忙不完了,再增加业务量确实就吃不消了。”赵海铃随手掏出手机大小的贴身小本,大部分的页数已经被撕去了。薄薄的小本上只记录了当天的业务,并标记了号码,记者数了一下,共有十家客户,科奥只是第三家。

  做人要像自己绘出的直线

  手绘POP海报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赵海铃趴在科奥公司的茶几上就开始现场制作。他从工具箱里掏出各色彩绘笔,开始在一张白纸上摆弄。不到10分钟时间,一张化妆品POP广告就成型了,价值10元/张。“干这行时间就是金钱,要把握客户刊发内容的重点并突出重点,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手绘出来,确实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磨练。”赵海铃热情地向该公司一位好学的女士介绍着。

  “虽然我们身处电脑时代,想设计什么都轻而易举,但POP手绘海报的立体感、视觉冲击力和个性化效果,都是电脑无法企及的。”赵海铃拿起一支笔一边一笔一画地继续赶制海报一边炫耀地说,在POP手绘中,最重要的是即使拿起一支有十支普通笔那么粗的笔也要将线画得笔直。不由分说,他提笔就画,确实如同比着尺子绘制一般。“做人,就像是自己绘出的线,应该像这样笔直。”赵海铃指指那条直线,顿时沉默不语。而在赵海铃认真的眼神中,读出的是他对POP的热爱与执著。

  【历程】

  失落爱情 立志发奋

  1989年9月,为了挽救与在陕西师大外语学校读书的女友的感情,赵海铃放弃了继续上学的机会,从浙江老家来到西安。几经周折,无数次的幻想和渴望,终于因女友的冷漠而结束。身无分文的他只好在大麦市街一家小餐馆打工。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12点洗碗扫地,重复着单调的工作,一天下来,他已累得像浑身散了架似的。想起女友的无情和每月34元的工资,忍不住黯然落泪,而自己曾经对美术的喜爱,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1990年3月,在老乡的带领下,赵海铃到宝鸡一家建筑构件厂。干建筑自然更辛苦但工资要高些。每天,他和比他年长的工友要把十多米长的钢

|<< << < 1 2 3 4 > >> >>|

·上一篇文章:女孩子最好别随便出国 -- 欧洲出差看到的华人
·下一篇文章:杭州夜班出租车司机生存实录



相关文章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