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铃:POP大市场的独行侠

来源:成都日报 文章作者:张惠等

筋从库房扛到工地现场,辛苦自不必说。干完一天,手掌的血泡、肿胀的肩膀、钻心的刺痛、透支的体力让赵海铃久久难以入睡。都市的繁华生活让人眼花缭乱,工友们都逛街去了。他躺在工棚里,透过棚顶的缝隙看着天上的星星,父母充满希望的眼神总在他的脑海里闪现。想到女友的离去,心里依然酸酸的。也许她是对的,有谁愿意跟一个胸无大志的人厮守终生呢?

  “我要改变自己,从现在开始。”赵海铃在心里对自己说。

  后来,赵海铃利用休息时间,跑很远的路买来美术用品,拾回自己的美术梦。潮湿的工棚里,蚊子不分季节地凑热闹,也许是繁重的体力劳动锻炼了赵海铃的意志,他的美术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后来,工地墙壁上的“安全生产”都是他的杰作。

  拜师学艺 勤学苦练

  1991年春节刚过,怀揣着美术抱负,赵海铃辗转来到天府之国——成都。之前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次成都之行,竟然改变了他的一生,赵海铃不仅成为成都“手绘POP”行业的翘楚,而且还在这里成了家。

  起初,赵海铃在城东一家电影院茶坊上班,对于从未接触过这个行业的他来说,工作难度着实不小。掺开水时,不是冲飞了碗里的茶叶,就是水溅出来烫到了顾客,又听不懂四川方言,别提当时有多尴尬了。

  但赵海铃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尽管工资只有115元,但他还是尽职尽责,很快掌握了掺茶技巧。每当休息时,便到附近的电影院美工部远远地观望,看美工老师手中的画笔上下飞舞,很是羡慕。后来跟他们混熟了,就帮助扫扫地洗洗画笔,并有幸结识了曾就读于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的行家能手皇甫先生。连续几个月,赵海铃的真诚打动了皇甫先生,他终于答应收赵海铃为徒了。赵海铃激动得几天都睡不着觉,忙把这个喜讯告知了家人。赵海铃离自己的美术之梦越来越近了。

  年底院领导破例安排他到美工部正式上班,主要负责绘制电影、录像的节目广告牌。半年下来,赵海铃已经练就一手漂亮的美术字和一些简单的绘画。

  当时在电影院售票窗口的玻璃上,他用水性麦克笔在铜版纸上,写下影片名、放映时间及票价等手绘POP海报(当时不知道这种广告叫POP),由于画面色彩鲜艳,很能吸引观众。也许这些就是赵海铃最早的具有专业水准的手绘POP作品了。当时他的手中有一本日文版的POP书。这种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POP一直学习欧美,与中国文字差异较大,使他从中领悟到了POP的独特魅力,并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苦尽甘来 渐成行家

  从此赵海铃疯狂地爱上了手绘POP。尽管当时的写法有点幼稚,但赵海铃还是看到了它的魅力和商业前景。后来他跟皇甫先生还参与制作了“芙蓉肥皂粉”、“成都国际熊猫节”等大型户外广告。

  五彩缤纷的都市生活,到处充满了诱惑和希望,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天天都在上演。有时赵海铃想,自己究竟是这都市的匆匆过客,还是将来的主人,没有人能回答。

  艺多不压身。工作之余,赵海铃还参加酒店管理专业培训,努力让自己成为集管理与营销策划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1993年3月,赵海铃从电影院辞职后,应聘到市内一家旅游涉外酒店任大堂经理。白天搞经营管理员工培训,晚上继续自学美术,常常工作到深夜。这期间,他还在中外合资的四川太阳广告有限公司做兼职。

  1994年8月,广告公司安排赵海铃设计宣传画册《四川商检与涉外企业》。时值盛夏,租住的小屋闷热难耐,蚊叮虫咬是常事,经过一个月的苦熬,当赵海铃捧着自己亲手设计的还散发着油墨香的画册时,感叹自己多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1995年3月,得知四川金珠大酒店公开征集徽标的消息后,赵海铃跃跃欲试,翻资料找灵感,一连几个晚上,设计出十多幅样稿。直到征集活动的最后一天,才把自己认为满意的设计

|<< << < 1 2 3 4 > >> >>|

·上一篇文章:女孩子最好别随便出国 -- 欧洲出差看到的华人
·下一篇文章:杭州夜班出租车司机生存实录



相关文章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