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疯炒普洱茶内幕:少数庄家导演资本争夺
来源:新民周刊 文章作者:佚名
切实际的报道,使刚刚兴起的云南普洱茶产业受到严重损害,妄自作出的评判在社会和市场上造成了严重的混淆视听的后果。而“唱衰”普洱茶的目的,也被这些专家认为是源于铁观音等其他茶种对普洱茶的眼红。
云南省品牌普洱茶世界推广机构负责人曹汶志介绍,云南现有普洱品牌三千,多数属于成长中的新兴企业。而对于三大品牌外的部分品牌降价幅度5%至10%,朱志安解释,目前正是普洱销售淡季,雨水茶价格正常状况下就比春茶便宜。
“小企业没有多少泡沫,出于发展需要,还是比较注重产品质量的,炒作与利润空间比较小,降价空间不大。”邹家驹证实。
考虑雨水茶的因素,三大“指标股”的跳水,并没有引发三千小股的集体跳水,但对整个“普市”信心支撑面确已形成了猛烈的冲击。
理性的投资市场看的是价值,而一个充满投机的市场玩的却是心态,在云南,从经销商到厂家,包括茶叶主要产区勐海县与普洱市的政府官员,几乎所有人都言词谨慎,生怕措词不当引发外界对普洱信心的再次下滑。
“本来就对炒作议论纷纷,风波处理不当很可能导致外界对普洱茶的全盘否定,那将是灾难性的后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解释。
在昆明康乐茶文化城,有销售商告诉记者,原来每天接待客人泡茶要用三桶水,现在半桶都不到。而在普洱市茶源广场,多数商家都诉苦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有交易。
景谷馨茗茶业有限公司的管笛也透露,企业在前4个月每月普洱茶销量30吨,5月甚至达到40吨,至6月突然跌至2吨,7月份逐步回升,估计也不过十多吨。这届普洱茶春茶博览会,表面看来人气很旺,但管笛告诉记者,外地客商已经很少见到,起码下降六成。
降价的第一只鞋子已经落地,观望气候在“普市”愈加浓烈,芳村茶商潘斌此次来昆明,也只是来探探风向,短期内并无进货计划。
“这次暴跌,长远角度利大于弊,将警醒投机行为与部分企业的短视做法,有利于还原普洱本质,促进普洱产业健康发展。”邹家驹说,“品质好的成长型企业,茶价会稳步上升,但泡沫成分较重的几个品牌,再想恢复到下跌前的高点,难了。”
但管笛认为好比股市,普洱茶市还要经历一两次这样的波动,才能真正达到洗盘效果。王明也有担忧,普洱茶价还会被抬升,“套牢的炒家想翻身,就要制造涨势,吸引新的散户接盘,可不要小看了他们的力量。”
对于炒作,景谷馨茗茶业有限公司这样的中小企业其实从一开始就是感情矛盾的,西双版纳的一家茶厂经理承认,炒作虽然集中在三大品牌,但整体普洱行情,我们也可以形象称为“普指”,在几大品牌飙升的过程中也确实得到了带涨的实惠。
“原本以为我们的售价会翻一倍,事实是,翻了四倍。”这位经理透露。现在整体市场信心不足,“普指”受挫很可能带来“株连效应”,“一些小企业销量受到影响,可能影响资金链,产生生存危机。”朱志安说。
现在确有这样一种声音:要辩证看待投机行为。某位专家在云南发言,投机是我们的老师,投机可以发现商品的价值,没有投机,你能想象一饼茶会卖到今天的几千上万元吗?
他认为,投机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将潜在的深层次问题激化,有利于发现解决。对此,邹家驹也表示认同。
问题是,你无法阻止也不想阻止投机客的脚步,但你如何利用好这把双刃剑,不至因过多的投机坏了整个产业?
王明告诉记者,真正的茶商、价值投资者对目前的市场低迷并不担心,“甚至,我们是盼望这次下跌的。”王明现在已经开始转向投资一些产品有特色的“潜力股”。
当然,也有投机者在酝酿对三大品牌“抄底”,并试图为萎靡中的“普市”打气,酝酿利好氛围。
一如目前投机心态仍旧偏重的股市,“普市”很多问题的解决
·上一篇文章:《道德经》曾风靡欧洲
·下一篇文章:被法西斯逼死的德国画家(图)
相关文章